当茂腔邂逅二十四节气
【文化中国行】
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雪妍
临近春分时节,当茂山东青岛胶州市市民文化中心剧场内丝竹悠扬,腔邂气一曲改编自传统茂腔的逅节《四时歌·节气谣》引来满堂喝彩。演员们身着节气主题戏服,当茂以婉转的腔邂气唱腔演绎“玄鸟至,雷发声”的逅节物候变迁,生旦净丑化身“节气使者”,当茂通过“散板慢唱”展现冬至数九、腔邂气“紧打慢唱”演绎夏至蝉鸣,逅节使二十四节气文化变身可听可感的当茂艺术符号。
茂腔是腔邂气流行于胶东半岛地区的民间戏曲形式,距今有200多年的逅节历史,被誉为“胶东之花”,当茂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腔邂气当婉转悠扬的逅节茂腔唱腔与二十四节气的农耕智慧相遇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
“我们特别创作了系列剧目,将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活动、民俗风情融入茂腔唱段,《春分谣》《霜降叹》等通过戏曲化的叙事,让观众在视听享受中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织;重新编排的传统曲牌《光花开》《楼上楼》融入节气谚语和古诗,既保留了茂腔的婉转韵味,又赋予了时代内涵。”胶州市茂腔剧团团长陈誉伟介绍,两大非遗的深度融合在当地掀起了一场新的文化热潮。
“专业演员与市民票友同台演绎,从立春的生机到冬至的静谧,二十四节气的轮转在戏韵中徐徐展开,唱出了对自然的敬畏,也让我们更珍惜传统文化的根脉。”在市民文化中心剧场观看演出的市民张娜感慨道。
为了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,胶州市还推出了“云上茂腔·节气微课堂”线上平台,复现《清明》选段中的踏青场景,观众可通过手势互动体验“曲水流觞”的雅趣。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参与者可跟随茂腔非遗传承人学习《节气手势舞》,通过戏曲身段模拟“雨水润物”“惊蛰雷鸣”等自然现象。平台还计划通过AI作曲系统对传统曲牌的再造,输入节气特征参数,程序即可生成兼具古韵与新声的唱腔设计,形成“人机共创”模式产出节气主题新调。
在胶州少海孔子六艺园,茂腔与节气文化的融合已从舞台延伸至生活场景。非遗工坊内,年轻设计师郑云正在调试“惊蛰”主题戏服:“对传统绣样中的蜂蝶纹饰,我们改用渐变色丝线呈现‘草木萌动’的意象。”二十四节气被解构为192种视觉符号,衍生出茶器、灯彩、互动装置等多种文创产品。
“目前胶州市拥有30余个民间茂腔剧团,此次与二十四节气的融合,不仅是非遗保护的创新尝试,更是对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。”胶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孙展说,节气文化是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,茂腔本就是田间地头的艺术。下一步,胶州计划将“茂腔+二十四节气”模式推广至校园与社区,借助多维创新手段,使地方戏曲从文化记忆转化为当代生活方式,让节气文化获得“听得见”的载体,实现“双遗产”的共生共荣。
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3月18日 09版)
- [2025-05-14 01:03] 沈阳启动“双百双促”助企赋能专项行动
- [2025-05-14 00:48] 银保监会:消费者将在车险综合改革中受益
- [2025-05-14 00:44] 新车刹车片竟装反 4S店有过错需担责
- [2025-05-14 00:40] 中个协组织开展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“增加一个就业岗位”活动
- [2025-05-14 00:12] 趣绘节气:春分到,蛋儿俏
- [2025-05-14 00:09]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发现:木筷子更容易发霉 用沸水烫并不能消毒
- [2025-05-13 23:58] 天津开展防爆电气产品CCC认证线上培训
- [2025-05-13 23:42] 快递公司与快递员签交通事故分责协议 法院判决对外不具效力
- [2025-05-13 23:39] 第五届“童颂中华”青少年经典诵读征集展示活动启动
- [2025-05-13 23:25] 红包打折套路多 现金不够消费贷 双11购物五大陷阱要当心
- [2025-05-13 23:21] 天津市消协每月发布“消费警示” 曝光典型侵权投诉
- [2025-05-13 23:17] 山东公布4起食品药品安全违法典型案例
- [2025-05-13 22:53] 全国首个公共图书馆网络文学主题阅读空间揭幕
- [2025-05-13 22:48] 天津市消协每月发布“消费警示” 曝光典型侵权投诉
- [2025-05-13 22:47] 上海消保委发布比试结果:竹纤维餐具并不比普通密胺餐具更安全
- [2025-05-13 22:42] 多地发倡议: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。
- [2025-05-13 22:39] 回家的这些珍宝藏着哪些历史密码
- [2025-05-13 22:28] 浙江重拳整治防疫物资行业乱象 立案查处违法案千余件
- [2025-05-13 22:27] 吉林双阳:紧急下架封存厄瓜多尔进口冻南美白虾
- [2025-05-13 22:20] 开展线上生鲜平台消费评价 上海市消保委助力在线新经济发展